毛主席造骡子(转)
这也太绝了吧,真的有这么写文章的吗?当时没被批斗?还是后人杜撰的?不过还是很有文采的,感觉上很有过去那个时代的文风。
Sent to you by iBeyond via Google Reader:
好多年前的老文章了,无意中翻到,给那些也许没看到过的朋友们
毛主席造骡子
原作佚名
我们敬爱的大领袖毛主席一生干了三件大事:打跑蒋该死、大跃进、文革。他老人家也干过三件小事:打井、种地、造骡子。 三件大事人人都知道就不谈了。 下面面谈谈这三件小事,没有这三件小事,也就没有这三件大事。
三件小事的第一件是在1933年的江西瑞金沙洲坝村。那里缺水,村子没井,家家每天到一里地开外的另一村子去担水。毛主席知道后十分关心,亲自找水源、带头打井。仅两天功夫,一口井就挖成并用砖砌好了。从此沙洲坝的人再也不用到一里地开外去担水了。小小一口井,盛满毛主席和党中央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。
红军长征后,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把井填掉,群众几次把井挖开。几填几挖,反映了国民党与群众的尖锐对立,反映了群众与毛主席党中央的心心相印。1950年,沙洲坝人民将这口"红井"进行了整修,并在井旁立碑,上面刻着"吃水不忘挖井人,时刻想念毛主席"这14个大字。至今,"红井"仍然盈满清泉,来这里的参观者都会被邀请喝一口井水,品味红军与群众的鱼水情谊。
第二件小事就是种地。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,那里太穷。把地主老财家的粮食全部抢过来也不够吃几天的。毛主席下令军队搞大生产,亲笔写下了"自己动手丰衣足食"的伟大号召。那时候的八路军的都是各地来的农民,会种啥的都有。把陕北变得比江南还江南。结果五谷丰登。吃不了也没兜著走,就留给了当地老百姓。
第三件小事很少有人知道,那就是造骡子。
毛主席具有战略家的气魄,深知要想打天下必须逐鹿中原的道理,便把党中央从延安搬到了河北省的平山县西柏坡。
一天上午,毛主席听到驴嚎马嘶、人喊鞭鸣,生怕是蒋该死打过来了,便立刻派警卫打听。原来是这村里一老汉要造骡子。
骡子是马驴杂交后代。母马所生叫马骡、母驴所生叫驴骡。几千年来造骡子可是一大难题。驴骡值钱是因为骡子比马都大,驴生骡子多半难产。一旦难产骡子得不到,还得赔一头母驴。马骡也不好造,端是因为大母马绝不让小公驴配种。种族歧视就是从那儿开始的。母驴也不让大公马配,觉得是被强奸。有失尊严。挨打事小,失节事大。母驴这"可杀不可辱"的特性传给了人类一点点。 造骡子时母驴要把公马踢咬得遍体鳞伤。母马把公驴踢断前腿也不新鲜。到头来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强奸未遂收场。这是骡子稀少、价钱高的缘故。
少奇同志和周副主席来到现场,看到那母驴说什么也不让公驴强奸而那老汉用鞭子猛抽母驴的惨状,便让老农停手。老农向少奇同志、周副主席解释说不把那母驴打服,这骡子是造不成的。少奇同志说:"你们工作方法怎么会这样粗暴呢?不用打,埋四个木桩然后把母驴的四条腿用绳子缠在木桩上,让它动弹不得就万事大吉了。"
老农听到后立刻喊:"高啊,高!"便动手埋木桩。木桩埋好后刚要缠驴腿,毛主席恰巧赶到了。听了情况,主席立刻要求停下来,说:"这怎么能行,不能搞强奸。"老农不高兴了说:"毛主席啊,不搞强奸,这骡子咋个造法? "
毛主席说:"骡子是要造的。但这强奸的造法太笨。要不得啊。政策和策略是很重要。正确的方针,一定要靠正确的策略来保证。办这个事,一定要讲策略。怎么能用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呢?请您老再找来一头公驴外加一头母马。" 老农纳闷说:"俺要造骡子。驴跟驴配生驴,马跟马配生马。俺这里有了母驴公马,要公驴做甚?" 毛主席说:"您老就听我的就成,不必多言。"
出于对领袖的崇拜,老农照办了,借来了一头公驴和母马。 毛主席吩咐,让母驴跟公驴调情、公马跟母马恋爱。待到母驴公驴山花烂漫、母马公马火烧火燎正要巫山云雨时,说时迟,那时快,毛主席立刻把他的风衣脱下来罩在母驴的头上。周副主席也心领神会地把他的外衣裹在公马的头上。然后把蒙上眼睛的公马拉到蒙上眼睛的母驴的后边。那母驴误以为那公马是它的爱侣—— 公驴,而那公马这时早已忍耐不住立刻刀出鞘子弹上膛。然后一泄如注。母驴公马都享受到了"欲逝欲仙"的性高潮。旁边的少奇同志和弼时同志也如法炮制,脱下大衣,盖在公驴和母马头上,让公驴和母马也成功交合。
这时,老大爷才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,周围群众都忍不住鼓起掌来。事毕,毛主席在掌声中去解母驴头上自己的风衣。周副主席立刻给毛主席提建议说:把母驴牵到房后边,当它看不到公马时再把眼罩解下来。这样母驴才不会发现上当受骗。如果母驴发现真相会伤心愤怒,会影响母驴的激素调节也影响胎儿的发育。毛主席十分民主,立刻同意了。并连声说:"还是恩来想得细致。具体工作要恩来来做才好。" 周副主席也笑呵呵回答说:"还是主席英明,能把强奸变成做爱。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、开天辟地、空后绝前。我们全党同志都要向主席学习啊!"
看到主席不费吹灰之力,一次就成功的完成了两次造骡子工作。围观的群众个个兴高采烈。"高,实在是高!毛主席万岁!"感叹声此起彼伏。再往后,主席就指挥解放军打跑了蒋介石,建立新中国,发动了大跃进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。毛主席万岁的口号,也从乡村走向了城市,喊遍了整个中国。
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:
- Subscribe to WilliamLong'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using Google Reader
-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